本文原载于YT新媒体
发表日期:2018年12月1日


未来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人类的未来或者说人工智能的未来?未来距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我们都曾在电影中见到过未来景象,比如《银翼杀手2049》科幻现代的赛博朋克世界,但这些场景未必不会出现,《钢铁侠》中使用的私人秘书J.A.R.V.I.S.更像是Siri的未来目标;《环太平洋》中登场的巨型拟人机器人已经被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未来究竟会是人机结合的理想社会,还是反乌托邦式的铺陈?在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关于这一命题的诸多解答已然呈现。

 

成都·蓬皮杜双年展主展场东郊记忆;图片来源: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展览以菲律宾艺术家阿尔弗雷德·阿奎礼赞与同为艺术家的伊莎贝尔·阿奎礼赞的作品作为开端,引领观众步入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他们在创作《居所:他乡计划》之前,在成都驻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与成都本地的市民一同用纸盒构建了他们眼中的全球都市。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由人的聚集构建了都市,但另一方面,城市也是我们的庇护所。这些巨大的蝶形结构,看上去像是卫星天香,也像是我们仰望的穹顶。艺术家在这里创造了一个供给集体活动的社交空间。

 

阿尔弗雷德·阿奎礼赞与伊莎贝尔·阿奎礼赞《居所:他乡计划》

 

在这座巨大的占据展览了展览入口的“城市”的四周,是艺术家崔洁以建筑为题,通过多重透视、颜料曾的堆叠和重组等视觉技法,呈现的城市空间面貌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间经历的变化。在崔洁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至90年代初常见的茶色反光玻璃,这个曾经我们如此熟悉的元素在嵌入充满未来感与速度感的现下却显得格格不入。站在即将消逝的当下,怀念过去与预设未来,矛盾性的心理在四溢。

 

崔洁《成物大厦》与《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成都这座城市总会有一些你绕不开的元素,比如竹子、川剧、甚至是说唱,这些元素也通过委任艺术家的呈现贯穿整个展览。艺术家郑波的《格竹》,将一片竹林带入现场,他希望人类暂时可以离开高耗能生活,专注而耐心地进入竹林,以认领一片竹叶,再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进入一段作为生物圈的一部分的时间。每位进入竹林的参与者的绘画会留在这片竹林,成为哺育竹林的养分,完成生态链的循环。

 

郑波《格竹》

 

艺术家黄汉明用竹子在现场搭建了一艘通往未来的飞船。他结合了个人故事以及成都的变脸和嘻哈,制作了一部颇具娱乐性以及观赏性的MV作品。故事在强调了成都的内在特点之外,也假想了未来的样貌。

黄汉明《竹制飞船》

“水”同样作为滋养城市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类的未来伴随着资源枯竭的同时亦受到威胁。比如圭亚那和丹麦裔法籍艺术家塔比塔·瑞赛尔的作品《潮汐深处》,其探索了传播系统的科技扩张是怎样在生态和人为掠取中发展的。这个录像通过早期电子计算机审美的低清图片组成片段化叙事,讲述当下跨国企业推行的电子殖民和奴隶贩卖交易路线的重合。海洋在历史上是一个殖民剥削的天然平台,这种特性在今天沟通全世界的海底光纤电缆结构中还在延续。通过揭示对身体和自然的掠取的历史根源,瑞塞尔最终邀请我们思考全世界用户不经意地向通讯公司提交数据时,怎样成为了监控技术的共谋。

 

塔比塔·瑞赛尔《潮汐深处》

李文光的抽象绘图看似是一种纯粹理性的图示,然而其中一些也加入了诸如伪数学公式、个人日记,以及梦的诠释等主体化因素,科学与人的潜意识、秩序与混沌、理智与癫狂在他的纸上相遇并化为令人着迷的视觉表达。作品所用的宣纸以及其图文并置的结构,也让人想到了传统山水画。画面中由中性笔一笔一笔画出的重复几何图形不仅来自精密的计算,也来自繁重的劳作。因此,艺术家的身体投入也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在“科幻小说”和“根号水”两个系列中,艺术家对环境问题表达出了明显的担忧,尤其是人类对地球水资源的滥用。他的《夜雨寄内》也体出了中国古代文化借用水的意象进行的抒情表达。

 

李文光《根号水》

 

瓦努里·卡伊乌作为导演、作家和制片人,试图重新定义肯尼亚语境中叙事艺术的形式,也试图寻找描述广袤非洲大陆的新方式。通过虚构写作和影像,她试图生产某种思辨性的叙事,使得欧洲中心主义的陈词滥调不再支配人们对于非洲大陆的叙事。《Pumzi》是一部科幻片,故事发生在东非某地,时间设定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后35年。片名《Pumzi》在斯瓦西里语中意为“呼吸”。这个词本就来源于非洲东海岸历史上使用的混合语。故事的女主角阿夏努力想要使绿色植物重新在地球上焕发生机。这部影片描绘了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反乌托邦未来,在那时,地球生态系统和个体的基本自由变得一样脆弱不堪。这部电影从1960年代以来的非洲未来主义运动中汲取灵感,并对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批判。非洲未来主义运动常常将非洲大陆文化及非裔离散文化的元素与科幻元素结合。卡伊乌所呈现的非洲大陆,是人类知识和精神信仰的来源。这些知识和精神信仰,使得人类想象技术与生态的新关系得以成为可能。

 

瓦努里·卡伊乌《Pumzi》

 

人类对空间感知的一个内容是对时间绵延的感知。通过对时间绵延性质的感悟,以及感悟时间在感知中的作用而更深刻地理解空间感知。在时间的绵延中记忆将过去的空间知觉与体验在意识中浮现并得以重新体验。记忆是现时对过去体验的再体验。以这样的经验,我们再次观看汪建伟的作品《一种地质时间的输入输出》,这一作品中使用了材料镍,这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和地核中,是地球上第五丰富的元素,主要成矿于五亿年前。装置中所有材料最初都来自于产业化的钢材市场,艺术家对其重新加工,制成类似大型基建工程中的单元化模组,再使之有节奏地重复,远古时间与工业社会的凝结在这里形成了观看的深度。

汪建伟《一种地质时间的输入-输出》

“观石”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项重要的精神生活,一块石头可能凝聚了整个宇宙的知识和哲学。石头激起人的凝神冥想,以微观浓缩宏观,以形而下之物投射形而上之境。展场中,观众站在三米高的《勺园太湖石》前,二维的画卷呈现了错综复杂、纤毫毕现的立体结构,石头的肌理如千峰百嶂,每一次目光的移动仿佛都带我们来到了另一片天地。刘丹自八十年代起创作石头题材的画作,以此来研究山水画的结构问题。石头在任何古文明中都是信息的承载者,而在中国山水画中它能起到“干细胞”的作用。基于对“生成论”的认识,艺术家认为:“石头这一物质形式在中国文化里对如何营造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间的价值观中,承担着一种转换时空的致幻功能。”

 

刘丹《勺园太湖石》

 

时间和空间的隧道尽头等待着我们的会是什么?也许就如尽头的字面意义一般,将要走向终结,展览自此也进入到了一个关于灾难、关于毁灭或者说是提示人们不得不要面对的问题。

拉瑞莎·桑索尔与索伦·林德的作品《他们覆盖了天空,直到它变成黑色》便思考了这一问题,由1500艘宇宙飞船式的雕塑,试图激发存在于人心底的不安。而这些宇宙飞船也回应了艺术家在本次展览中的另外一件视频作品《在未来,他们曾以最上等的瓷器就餐》。两件作品的并置将考古文物呈现为当下集体在未来重新编写历史的机会,也打开了当下政治、考古和科幻小说之间内在关系的潜能。意识到考古学常作为国家身份生产和支持统治的工具而被人为操控,艺术家运用推想小说来抵抗统治者历史书写的规则。

拉瑞莎·桑索尔与索伦·林德《他们覆盖了天空,直到它变成黑色》

艺术家袁广鸣的作品《能量的风景》中,视角从一篇废墟开始,慢慢地在不同的场景上空漂浮,像是文明毁灭后的幽魂。滨海度假的和平场面在其中显得不真实,后方耸立的核电站可能是更加统领性的存在。整部作品充满了异托邦的气息。

袁广鸣《能量的风景》 图片由作者拍摄

虚拟这一概念自千禧年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变得并不陌生,它也越来越多地渗入参与我们所面临的各个领域。本次展览也以一部分的作品来回应了这一现象。

在云南丽江仕满乡驻地期间,叶甫纳读到了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这部乌托邦软科幻小说成为了《炸金花》的起点。作品包含多种媒材和丰富的视觉元素,尤其挪用了常见于农村地区的声光电、过度装饰以及民俗图画等形式。艺术家对“低科技”产品和“低品位”审美感兴趣,她认为这其中承载了乡村文化里对理想风景和幸福生活的想象。穿插其中的是艺术家对当地年轻人的采访,然而她得到的回应态度与那些完美图像不总是相符。作品从侧面考察了人文、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使这三者互文见义,以此来折射出当代乡村正在面临的剧烈变化,以及其中居民在适应变化时所显现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叶甫纳《炸金花》

 

刘窗的作品《比特币挖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中将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竟都由当今被广泛热议的比特币勾连起来。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技术为匿名、去中心化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基础,但是虚拟货币的生产和流通并没有成功逃离物质的和社会政治的世界。刘窗通过调查比特币矿的运作方式和盈利策略,挖掘出相隔甚远的历史片段之间吊诡的联系。

刘窗《比特币挖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 图片由作者拍摄

展览在此步入尾声,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巨大的像卫星一般的纸盒雕塑,它伸出的天线,像是在为整个展厅不断输电或者发出某些讯息,生生不息地。

 

除特别标注以外,图片致谢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 国际艺术双年展

展览时间:2018113-201916

展览地点:成都市东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