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

2017年11月7日-8日

展览地点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海

合作机构

蓬皮杜艺术中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其他信息

出席嘉宾:
阿尔曼·阿瓦尼斯安(Armen Avanessian)
曹斐、让-马克斯·科拉德(Jean-Max Colard)
克里斯多夫·仁南(Christophe Genin)
许煜(Yuk Hui)、姜宇辉、沈语冰
孙周兴、邱志杰、汪建伟
凯瑟琳·魏尔(Kathryn Weir)

合作艺术家:
安德鲁斯·滔普夫(Andreas Töpfer)
殷漪

作为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举办的“全球都市”展览平台的一部分,首届【时代·美学·新实践】国际艺术暨学术论坛于2017年11月7日和8日在上海全面开启。“全球都市”首届艺术展览“集体智慧”已于2017年10月18日在巴黎开幕,作为一个以全新面貌呈现的综合艺术展览平台,它将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主要展场,通过展览、表演、论坛和对话等多重形式辐射至法国之外的不同区域;它也将汇集那些专注于研究和知识分享的新型艺术实践,并致力于这些新思想、新实践所引发的更广泛的社会、城市以及政治文化议题。

作为对此次巴黎“全球都市”展览的回应与内容延伸,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和蓬皮杜艺术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共同策划、组织首届【时代·美学·新实践】国际艺术暨学术论坛。在“重置时间”的核心议题之下,为期两天的学者演讲与圆桌对话活动将邀请在欧洲当代哲学、美学及艺术实践领域专注于时间与技术课题的知名哲学家、策展人,与中国在相关领域富有影响力的学者、研究者以及艺术家一起,展开多场围绕着“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为议题的公开学术讲座和圆桌讨论会。

秉承着支持、促进前沿知识生产与艺术实践、跨区域对话和跨学科研究之间积极互动的精神宗旨,此次国际艺术暨学术论坛将是毛继鸿艺术基金会与蓬皮杜艺术中心【三年战略合作】在中国本土展开的首个重大项目,联同国内顶级高等学府与学术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以及持续关注跨媒介创作的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一起,将国际前沿的哲学议题、新美学实践和相关的社会文化课题综合汇集,分享给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和关注兴趣的本土公众。

首届论坛以“重置时间”为核心议题,主要缘于近年来科技的力量及其带动的新的时间与认知观念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我们的社会在思想、技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时间”认识的思考、研究和经验都(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微观的、个体的改变,还包括在更宏观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层面的突变与多元可能。在当代哲学和文化艺术领域,关于技术进化、实在论、物本体、加速主义以及“人类世”、后网络社会这些议题的思考和讨论正在形成越来越紧密丰富的网络;同时,技术革新和全球化的多形态裂变所产生的新的时间性格局,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关于改变西方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时间模式的思考,以及进一步开启多元对话和互动的诉求。

因而,此次【时代·美学·新实践】国际艺术暨学术论坛将集合哲学家、策展人、学者和艺术家的多元视角,共同面对新的时间认知对当代的美学研究、艺术实践和社会文化体制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启发。论坛首日(11月7日)将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分为“现代性与时间综议”及“当代情境与时间”两场国际学者发言及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包括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艺术哲学与文化系教授克里斯多夫·仁南(Christophe Genin)、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沈语冰、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孙周兴、奥地利哲学家和策展人阿尔曼·阿瓦尼斯安(Armen Avanessian)、德国吕纳堡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师许煜(Yuk Hui)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两场对话分别由法国策展人、蓬皮杜艺术中心对话项目负责人让-马克斯·科拉德(Jean-Max Colard)及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学术总监贺婧主持。论坛第二日(11月8日)将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展开,由两场艺术家、哲学家、学者和策展人构成的圆桌对谈展开,对谈嘉宾包括艺术家曹斐、邱志杰、汪建伟、学者沈语冰、许煜、阿尔曼·阿瓦尼斯安和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跨学科文化发展部主任、策展人凯瑟琳·魏尔(Kathryn Weir)。同时,本次论坛还特邀常驻柏林的插图画家、平面设计师安德鲁斯·滔普夫(Andreas Töpfer)和常驻上海的声音艺术家殷漪以艺术创作的方式“介入”进连续两日的综合论坛之中。